DB21T 2676-2016 大孢子头北虫草栽培技术规程
ID: |
923FF7D305A14B5190EC29754C8453A8 |
文件大小(MB): |
0.29 |
页数: |
5 |
文件格式: |
|
日期: |
2016-7-29 |
购买: |
文本摘录(文本识别可能有误,但文件阅览显示及打印正常,pdf文件可进行文字搜索定位):
ICS 65.020.01,B 39,DB21/T 2676—2016,辽宁省地方标准,大孢子头北虫草栽培技术规程,2016 - 07 - 26 发布 2016 - 09 - 26 实施,辽宁省质量技术监督局 发布,DB21,DB21/T 2676-2016,Ⅰ,前 言,为保证辽宁省大孢子头北虫草制种及栽培过程 规范操作,确保产品质量安全,针对本,地区大孢子头北虫草生产特点制定本标准,本规程按照GB/T 1.1—2009 的规则起草,本标准由沈阳市农业科学院提出,本标准由沈阳市质量技术监督局归口,本标准起草单位:沈阳市农业科学院,本标准主要起草人:刘慧铭、闫玲、高红治、潘菊、马东梅、张健、李金凤、胡颖、杨,双、施骥、孙嘉兴、宋伟等,本标准于2016 年首次发布,DB21/T 2676-2016,1,大孢子头北虫草栽培技术规程,1 范围,本标准规定了大孢子头北虫草生产环境、设施、菌种制作、出草盒制备、出草管理、采,收及烘干贮存技术,本标准适用于大孢子头北虫草的栽培生产,2 规范性引用文件,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。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,仅所注日期的版本,适用于本文件。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,其最新版本(包括所有的修订单)适用于本文件,GB 9688 食品包装用聚丙烯成型品卫生标准,GB/T 12728 食用菌术语,DB3205/187 无公害农产品 北冬虫夏草生产技术规程,DB21/T 1730 北虫草菌种生产技术规程,3 术语和定义,GB/T 12728 食用菌术语 适用于本标准。下列术语和定义适于本标准,3.1 北虫草,又名蛹虫草、北冬虫夏草,与冬虫夏草同属于真菌门,子囊菌纲,麦角菌科,虫草属,北虫草子实体又名子座,通常所称北虫草即子座、子实体部分,3.2 大孢子头北虫草,北虫草栽培新品种,属于棒状蛹虫草的一种,其孢子头膨大,呈长圆形,有绒毛刺,3.4 出草,北虫草菌丝由营养生长过渡到生殖生长,菌丝扭结形成原基,由原基发育成子实体的过,程,4 场地环境及设施,远离禽畜舍、生活垃圾、工业污染重地300m 以上,选择座北朝南、地势平坦、靠近清,洁水源处建棚(房),跨度8~10m、长度50m 为标准。 内部设施按DB3205/ 187 中4.1,和4.2 规定执行,5 菌种制作,5.1 母种制作,5.1.1 培养基配方,DB21/T 2676-2016,2,马铃薯200g、冷凝脂15g、葡萄糖20g、酵母浸粉5g、磷酸二氢钾1.8g、无水硫酸镁,0.9g、水1000ml。葡萄糖、磷酸二氢钾、无水硫酸镁为AR:分析纯;酵母浸粉、冷凝脂为,BR:生物试剂,5.1.2 制作流程,符合DB21/T 1730 中4.3.1 规定,5.1.3 接种,5.1.3.1 亲株筛选,草龄40~45 天、生长健壮、无杂菌及病虫害子实体,5.1.3.2 亲株处理,先以75%酒精表面消毒15s,再用无菌水冲洗3 次,最后用无菌滤纸吸干水分,5.1.3.3 接种,子实体尖端1~2cm 处切取1~2mm 厚组织块置于试管斜面培养基表面,5.1.4 培养,温度保持22~24℃,光照要求避光黑暗,空气湿度控制在65%左右,培养时间为15d,5.2 液体菌种制作,5.2.1 培养基配制,5.2.1.1 配方,玉米粉20g、葡萄糖15g、磷酸二氢钾3g、无水硫酸镁1.5g、蛋白胨8g、维生素B150mg,水1000ml。葡萄糖、磷酸二氢钾、无水硫酸镁为AR:分析纯;酵母浸粉、冷凝脂为BR:生,物试剂,5.2.1.2 制作,玉米粉均匀溶于水后,再加热、煮沸、定容至1000ml,依次加入5.2.1.1 药品,充分,溶解,搅拌均匀后分装。装液量占容器容量1/2,迅速封口,灭菌温度126℃,时间50min,5.2.2 接种,5.2.2.1 母种标准,无杂菌污染,气生菌丝少,基内菌丝浓密平伏,呈辐射状整齐生长,见光转色快,5.2.2.2 接种量,每100ml 液体培养基接种1 块0.5cm3固体母种,5.2.3 培养,温度保持20~22℃,光照为自然散射光,空气相对湿度50%,培养时间6~7d。先静止,培养1d,再摇床振荡培养5~6d,频率80r/min 。当培养液中菌球均匀一致、菌量达到液,体总量2/3 时培养结束,6 出草栽培盒制备,6.1 培养基配制,DB21/T 2676-2016,3,以新鲜无霉变、无虫蛀、子粒饱满小麦为主料,按比例加入营养水制成混合培养基,料,水比为1:1.7。 营养水成分及浓度为葡萄糖2%,蛋白胨粉0.2%,磷酸二氢钾0.15%,无水,硫酸镁0.08%,维生素B10.05‰。高压灭菌0.15Mpa 维持1.5h;常压灭菌100℃维持12~14h,6.2 接种,选择菌龄7~10d 的优质液体菌种作栽培种,接种前用无菌水稀释,菌液与水稀释比例,为1:6~7;接种时每100g 培养基接种量为10~12ml,将菌液均匀喷洒到培养基表面,利于,菌种萌发,减少杂菌侵染几率,7 出草管理,7.1 出草房(棚)消毒,出草盒进房培养前,需对空间进行消毒。新建房屋以阳光暴晒、紫外线杀菌消毒为主;,老旧菇房需要化学药物熏蒸,每立方米空间用17m 的l36%甲醛加入14g 高锰酸钾消毒45min,开窗通风24h 后进入,7.2 发菌,前2d 温度保持20℃,当菌种萌发后升至23℃,控制空气相对湿度60%左右,避光黑暗,培养6~7d,7.3 出草,菌丝长满料面、穿透底面近2/3 后,见光培养,每天光照14~15h,白天散射自然光,夜晚采用日光灯补充光照;温度20~25℃,昼夜温差5℃,空气湿度70~80%,每……
……